2009年8月30日 星期日

學長姐實習經驗談:台大心理所臨床心理學組博士 / 臨床心理師 楊啟正

付出與挑戰–我與臨床神經心理學的日子
台大心理所臨床心理學組博士 / 臨床心理師 楊啟正

當然,我可以用很制式化的方式來分享我在臨床神經心理領域的實習與工作心得,告訴各位學弟妹臨床神經心理學實習在台大的歷史、實習的要求、訓練的困難度等。只不過,這次我並不打算這麼做!一方面因為這些訊息,其實各位可以從其他更精確的資料中獲得,例如:發表在「應用心理學刊」第40期,121至140頁,由林克能老師等人所寫的「臨床神經心理學的發展歷史與現況」。另一方面,我自己一直以來,也很希望能將這幾年在神經領域的打拼過程,跟學弟妹們分享。因此,就容許我小小自私一下,跟各位分享我的小故事。

我自己真正接觸到臨床神經心理學是在1999年,那時我一邊當花茂棽教授的研究助理,一邊也藉機多瞭解所謂的臨床神經心理學。事實上,臨床神經心理學這門學問,我在大學四年的過程中幾乎從未聽聞;一直到大四下學期,修了花教授的一門課程,才開始對這個領域有所認識。我相信各位學弟妹對於這個學門,應該跟我有同樣的刻板印象,就是「難、難、難」。一方面,學了心理學四年,怎麼會想到好不容易度過了生理心理學這一關,還必須得對另一個很不一樣的生理層次,也就是「大腦構造」要有深入的瞭解。除此之外,正當開始比較能夠接受心理學的特性是「有許許多多的理論,但是少之又少的結論」時,這個學門的邏輯似乎又是這麼的絕對–腦功能與行為的對應關係似乎沒有打折的空間。這讓我又得花更多的時間來做調適。

雖然如此,在我順利考上研究所後,由於自己的興趣使然,我仍選擇以臨床神經心理學做為我的主修學門。四年的碩士學習過程中,要把臨床神經心理學入門,其實是相當辛苦的。除了花教授所開授的三門必修課程之外,其實必須要花更多的時間自我學習,一方面從這三門基本的課程中,衍生閱讀並瞭解更細節的臨床神經心理學知識;另一方面,則需要去瞭解其他許多相關的學問,例如:神經學、神經外科學、神經影像學與神經解剖學等。光是這樣的學習過程,幾乎就花了我1/3的時間。

即使如此,我心裡面一直告訴自己,臨床心理學是一個瞭解並解決「人」的問題的一門學問。對於「人」的瞭解,我不能讓自己持續停留在神經與腦的層次中。因此,我不放棄原本臨床心理學的相關知識與實務學習。除了台大心理所本身擁有充實的課程內容之外,再加上同學們彼此互相砥勵求進步的精神;自然而然地,又得利用另外的1/3時間來努力完成這些部分。雖然學習課程的繁重是精神力與體力的雙重折磨;不過,最辛苦的部分並不是這些念不完的課程以及參與不完的實務活動,而是學習臨床神經心理學時的寂寞。

我想各位學弟妹都知道,即使在現今,無論是碩博士生或是臨床心理師,真正做臨床神經心理學研究與業務者畢竟仍是少數,更何況是十年前的情形。也因為如此,我自己許多念書時的辛苦、做個案時的困難,無法跟同學、同事好好分享,自然不容易得到共鳴,也不容易被同理。有一陣子,這樣的寂寞感會讓我對於學習臨床神經心理學的動機產生懷疑。我的突破方法倒沒有什麼特別,只不過是相信自己的選擇,繼續埋頭苦幹下去。有趣的是,有時候認真努力、「不求回報」的學習,總是會得到意想不到的好結果。雖然不能說是多麼的重要,但至少臨床心理師在神經科與神經外科的角色,更受到重視。

如果學弟妹要問我,怎麼才能把臨床神經心理學念的好,怎麼才能在碩四的時候無痛實習?我的回答是「態度」很重要。就像我之前所提到的,臨床神經心理學跟主流的臨床心理學,在學習方式與概念上有些許的差異。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是在所難免。如果學弟妹有興趣或有心要選擇走這條路,而並非是某種程度「被迫」選擇進入這個領域。我的建議是「試著找出一個負責任的學習態度」;簡單來說,就是要有commitment。我的看法是「只要有心認真學習,你/妳就有學好的絕佳機會」。

聽起來好像有些籠統,我試著拿自己做一個例子來說明我所謂的「有心」與「負責任的態度」(倒不是要說我自己多好啦!只是因為我不清楚別人的例子!請各位忍耐!)。在念書方面,由於臨床神經心理學的知識領域相當廣泛,因此除了花教授所提供的教科書外,在碩士班的學習過程中,我會把課本中每個章節後,覺得是有興趣或疑問的references全部再找出來閱讀(誰叫台大的圖書館資源這麼豐富呢!)。在實習的時候,除了應該完成的神經心理評估外,我會參與實習科部內的各種行政與學習活動。藉由這些活動,我可以熟悉電腦斷層、核磁共振、血管攝影、穿顱超音波等與臨床神經心理學息息相關的知識與技術。我也會厚著臉皮,跟主治醫師與住院醫師互動、討論、溝通與聊天。藉此讓醫師也可以進一步瞭解臨床心理師可以做什麼事情,不會讓其他專業人員覺得,我們常關在一個小房間裡,花三、四個小時不知道在做些什麼。即使在實習結束後,在碩四的一年裡,我一個星期仍至少有四天的時間待在醫院中,持續參與科部活動、甚至加入他們的研究計劃。上述這些活動的參與,不是必修,也跟碩士論文無關;既然如此,為何還要花這麼多的時間來做這些事情?我的回答是「瞭解人、瞭解病人、瞭解臨床神經心理學的熱情」的這種態度驅使著我。也就是這樣的學習態度,才是我認為修習臨床神經心理學的最重要部分。

臨床神經心理學是臨床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它藉由瞭解並分析「腦與行為的關聯」來評估及解決「個人」所遇到的問題。但吊詭的是,在學習這門學問的過程中,很容易因為特別著重於「瞭解與分析」,而忘記了「個人」的部分。另一方面,目前神經心理的臨床業務大部分以神經心理衡鑑為主,而較缺少心理治療與復健;因此,很容易會把臨床神經心理學誤認為一個只做神經心理評估的工匠。我相信這對任何一個臨床神經心理學者或臨床神經心理師都是不甚公允的說法。有鑑於此,我一直強調臨床神經心理學的學習過程,是三個面向的交互作用。首先是「臨床神經心理學的相關知識」,也是我常說的「基本盤」。不管怎麼樣,No Pains No Gains,還是得要認真念書才行!接下來是兩個相關頗高的面向,分別是「負責任的學習與工作態度」與「對臨床神經心理學的commitment」。希望學弟妹能把握住這三原則,應該就可以順利的學習臨床神經心理學與進入臨床神經心理實習。

2 則留言:

  1. 您好:
    想請問您上述的花茂棽教授是位女士ㄇ
    很和藹可親的老師?
    他的課可以旁聽嗎

    對心理學有興趣的學生~

    回覆刪除
  2. 回應樓上
    您好,我是路過的學生
    花老師是台大的教授,是位學識豐富的男老師。
    旁聽的話可以主動問問看老師,打老師的名字就可以找到聯絡方式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