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30日 星期日

「心」新聞討論─外貌不是唯一─談身體畸形症的預防

「心」新聞討論─
外貌不是唯一─談身體畸形症的預防
台大心理所臨床心理學組博士班 / 臨床心理師 高恆信

報載一食品廣告童星選拔,引發家長投訴不公,認為自己小孩因照片檔案被壓縮扭曲而落選。其實一項選拔成功與否有很多因素,如果大人一直固著於外貌,很容易讓小孩學習到一種「外貌」影響個人成敗的認知習慣。這種認知習慣不僅帶有負向的情緒,且很難消除,一些心理疾患,例如厭食症或身體畸形症者都具有這種心理特質。認知行為學派試圖解釋這種心理病理歷程如下:

一、被強化外貌的經驗

國外的研究發現,身體畸形症者大多有一些與外貌有關的經驗,例如小時候曾接受外貌的讚美,強化了他們對外貌的重要性,例如「哇,你是全班最高的」,而非「你的鋼琴表演很棒!」。然而一些不愉快經驗也造成當事人對外貌產生負面情緒,例如同儕間對於外貌的取笑綽號。這次童星選拔失敗如果被歸因為外貌不佳,而非「台風」或「氣質」,也可能導致當事人對於外貌的過度重視。

二、外貌與負面情緒的制約聯結

俄國心理學家巴夫洛夫在給狗食物之前,先搖一鈴鐺,結果狗兒一聽到鈴聲即出現流口水反應,這是有名的古典制約學習理論,我們訓練了狗「聽到鈴聲就流口水」這個行為。同樣道理,父母過度熱衷重視外貌的童星選拔卻產生失敗、爭議,我們可能訓練了小孩「一聽到外貌就不舒服」的行為。「外貌」就像是那個鈴聲,原本不一定影響一個人的成就與幸福;童星選拔失敗就像是流口水反應,原本是個天生自然的現象(一定有人勝,有人輸),卻因為一個人為的歸因(覺得照片被誤判),進而鬧上新聞事件,使得「外貌-個人成敗」產生了聯結。「外貌」就像是一個指令,自動引發不愉快的情緒。

三、被強化的逃避行為

若不再給狗食物,狗聽到鈴聲,漸漸就不流口水了。然而人類行為卻不易消失,透過人類特有的語言聯想,指令會不斷的擴張,從身外貌聯想到模特兒、從模特兒想到林志玲、從林志玲聯想到赤壁、三國志‥,最後這個世界充斥著各種和外貌有關的訊息,當事人發現唯有躲在家裡不出來,或是積極變裝,才不會聯結到「外貌」這個指令。這個行為雖暫時避開面對「外貌」的痛苦,反而強化了「對身材不喜歡」的認知習慣。

因此,在協助小孩形成正確健康的自我概念時,不要過度偏頗於外貌,即使童星選拔失敗了,也不要「放在心上」,否則容易讓小孩形成「外貌-不愉快」的制約反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