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神經心理工作坊課程摘要
年初的這場研討會內容十分精彩豐富,以下簡短摘要了一些課程的內容,讓沒有參與研討會的同學們也能參考:
臨床神經心理學:過去、現在與未來
- 臨床神經心理學是什麼?
- 神經心理學衡鑑的目的:鑑別診斷/功能差異性/決定失功能的部分/癲癇的預測/治療、手術之後的評估/發展治療復健計畫
- 為什麼要做神經心理測驗?
- 神經心理測驗的種類:定向感/感覺和知覺/注意力/動作技能/語言功能/視覺空間組織/記憶/判斷力和問題解決
- 神經心理學的研究/測量的範圍/神經心理學家需要知道哪些知識
- 神經心理學的簡史
- 臨床個案:Brain attack”stroke is the brain’s version of a heart attack”,腦部的血流受阻,造成腦部無法得到足夠的氧氣
- Type of stroke:缺血性ischemic=blocked vessel/爆裂性hemorrhagic=burst vessel(較少發生,但危險性較高),所產生的缺損依撞擊的類型和部位而定
- 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中大腦動脈) Stroke:為腦中最大的動脈/最常藉由撞擊所影響的部位/認知後遺症在左右兩邊不同(左MCA:aphasia失語症/右MCA:neglect忽略症)
- Neglect is the failure to report, respond, or novel or meaningful stimuli (personal neglect/hemispatial neglect)
神經科學與精神醫學:精神疾患的神經機轉:
合併使用D-cycloserine於心理治療暴露療法之效果
- Anxiety Disorder:畏懼症/廣泛性焦慮疾患/恐慌症/強迫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 特定畏懼症/社交畏懼症fear conditioning是一種制約學習治療:藥物、心理治療(CBT/REBT、暴露療法、系統減敏感法)
- 心理治療+D-cycloserine的三個研究報告
2. Augmentation of exposure therapy with D-cycloserine for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3.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the effect of D-cycloserine on exposure therapy for spider fear
- 機轉討論:NMDA受體/學習/消除extinction
- D-cycloserine (D-環絲胺酸 蘭絲菌素):抗生素、肺結核、BBB,NMDA受體局部致效劑partial agonist (協助NMDA受體打開)以證明有助於消除學習(動物實驗),增強認知功能、心理治療 learning, episodic memory, spatial navigation, anxiety, object recognition
- Extinction的特徵:
2. 一段時間retention之後已經消除的CR會自動恢復
3. 時間愈久,恢復愈大,除非CS出現都不伴隨US
4. 情境專屬(context specific),在A情境被制約,在B情境進行消除,則僅在B情境有extinction,在A情境中仍會出現CR
→ extinction是在B情境中新形成的,extinguished CR is “renewed”
- 合併D-cycloserine可以加速、加強、延長暴露療法的效果,可用來治療懼高症、社交畏懼症、恐慌症。劑量:50 mg,在治療前1-2小時投藥,安全、便宜、少復發。
- 頭部外傷(創傷)(TBIs)常在15-24歲或75歲以上的年齡層發生
- 頭部外傷嚴重度指標:Glasgow Coma Scale (GCS) /Post Traumatic Amnesia (PTA) /i loss of consciousness ? (iLOC) /Glasgow Outcome Scale (GOS)
- coup and contrecoup injuries:頭骨碎裂/腦挫傷/蜘蛛網膜下腔出血
- 頭部外傷一般原則:
2. 不同功能其恢復的速度亦不相同
3. 在急性、亞急性及慢性期,病患的神經行為缺損不同
- 認知功能方面:
2. 接收訊息功能:TBI病患很少有agnosia(失認症)和prosopagnosia(臉孔失認症)
3. 記憶:創傷後失憶症(PTA)的衡鑑,使用回溯法,與病患、家屬會談蒐集資料,但較不準確
4. 思考:由於基本功能缺損造成,像:執行功能、記憶等
5. 表達能力:輕微TBIs病患較可能有較高階的功能缺損(溝通障礙),少有。TBIs的語言問題可能只是短暫的,恢復得很快;但若在讀寫能力上有問題,則表示創傷較嚴重
6. Mental activity variable:注意力為重要的指標,focus /sustained /selective /divided attention
- 執行功能缺損:
2. 計畫能力:多面向的能力
3. 有目的性的行動:起始、維持、轉換能力的整合過程,生產力(聯想力)/彈性(同時操作許多資訊的能力)
4. 有效的表現:監控行為/自我調控
- 智力測驗:類同/理解/圖形設計/連環圖系四個分測驗
- 情緒改變:冷漠症候群/動作性緘默症/抑制困難症候群/次要情緒改變/生理問題/認知失功能/心理社會壓力(工作、婚姻問題)
- 失智症的診斷與診察
病史/身體及神經檢查/心智評估/實驗室檢查
- 腦部病變
- 初期的認知退化不易被察覺
- 基因遺傳因子
阿茲海默症並非老年人獨有,有發現在36歲就得到失智症的案例
- 簡短智能測驗(MMSE)
- 知能篩檢測驗(CASI)
- 臨床失智評分表(CDR)
- Cognitive Abilities Screening Instrument (CASI)
對失智症患者要確定其退化嚴重程度時,應參考CASI分數domains中的哪幾個分數? 長期記憶,因為過去熟悉的事物會開始遺忘
- 阿茲海默症的症狀治療
-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與診斷
- 臨床評估上的難題
資優鑑定 很容易區辨出仍可做出判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殘障鑑定 不容易區辨出要小心求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臨床神經心理工作坊心得感想
很早就接獲研究生聯誼會要辦臨床神經心理工作坊的消息,因為一直對於神經心理的領域很感興趣,所以對於這次的工作坊期待不已。
早上搭車去到台中,一切那麼熟悉又有點陌生,很久沒有回台中了,也很久沒有回母校了,不知道一切會變成什麼樣子,感覺有點緊張。到了上課地點,工作人員熱情的接待,所有的不安都一掃而空。遇到了好多以前的同學和學妹,才知道,原來大家都還在這個領域中努力著。
終於等到了課程的開始,首先,李宏鎰老師和徐儷瑜老師給了我們很多鼓勵,張玉玲老師則介紹了臨床神經心理學的發展,還包括了在實務工作上神經心理測驗的一般考量和概念,以及研究方面的發展等。第二堂課是由何應瑞老師介紹精神疾患的神經機轉,題目是「合併使用D-cycloserine於心理治療暴露療法之效果」,老師不僅詳細的介紹整個研究之外,除了讓我更清楚了解藥物與心理治療合併的效果外,對於其中的機轉更為了解,此外,老師還介紹了許多德國美麗的風景,還有許多小故事,讓我對於德國有了更多的認識,希望有一天可以實際造訪老師所介紹的那些地方。
第二天早上的課程首先是楊啟正老師介紹如何對頭部外傷病人做神經心理衡鑑,老師先介紹了頭部外傷的概念與診斷以及可能會有的認知和行為上的改變,之後還介紹了很多衡鑑方法和工具,而下午是林克能老師介紹老年認知評估與失智症的臨床實務,課程中老師介紹了失智症,還有許多評估失智症的方法與工具,以及對於老年失智症的處遇方式。這天的課程都是對於我們在臨床工作實務上很實用的,雖然我們現在還沒有正式接觸到神經心理衡鑑的部分,但聽完楊啟正老師和林克能老師的課,確實收穫很多,也相信對於未來要學習神經心理學的部分有很大的幫助。
要謝謝研究生聯誼會這麼用心辦了這個工作坊,讓我們有機會學習到神經心理學的臨床實務應用,當然,還要謝謝老師們辛苦的為我們上課,這兩天的課程真的學到了很多,相信不論是對未來的學習或是真正到臨床實務的工作上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臨床神經心理學一直是個很重要的領域,尤其在最近的臨床界的發展愈來愈強調必須結合生理方面去了解人,許多病因、治療的研究及實務上的工作都不能忽視神經這一領域,但心理系的學生卻常常對神經生理方面有莫名的畏懼,這是我認為自己必須突破的地方;而很感謝這次工作坊給了我們有機會對神經領域更加真正的做實際的了解,而不是因較少接觸就害怕他;因此我覺得這次的工作坊很棒也很必要,經過許多老師清楚又簡明的講解,使我們減低了那種因為不熟悉、不了解而產生的恐懼。
短短兩天的課程卻很充實的從臨床神經心理學的發展到我們要探索病因、治療一定必須了解的精神疾患的神經機轉,然後是實務上必須具備的衡鑑能力,為我們介紹了如何對腦傷病人的衡鑑,由於腦傷也是實務上常遇到的狀況,在判斷病因、選擇治療方式時這是必要的一個能力,很幸運的楊啟正老師也清楚簡明的在短時間內為我們講解,最後是老年認知評估與失智症的臨床實務,我覺得隨著人口老化、死亡年齡不斷延後,老年認知評估及失智症的了解在將來都會愈來愈重要,因此這樣的概念與知識也都是我們在將來工作絕對需要具備的,因此也很感謝林克能老師為我們在還未進入實務界之前就先讓我們了解。這兩天的課程雖短暫但每一堂課都對我們非常有幫助,都是我們必須了解且需要確實吸收的課程,很幸運有這樣的機會參與這麼充實豐富的工作坊。
另外也很謝謝辛苦的研究生聯誼會,在課業這麼繁重的情況下還願意犧牲休習時間為大家籌備這麼豐富又切合我們需要的課程,真的非常感謝他們!當然還有老師們,願意犧牲自己假日為我們這些學生授課,可以感受到老師們都是多麼用心的栽培我們,也很幸運可以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習臨床心理學的各種知識,非常的感謝老師們對我們的用心!除了感謝外也勉勵自己要珍惜這樣的學習環境好好學習,使將來不論是研究還是實務上都能夠做得更好!
最後,想藉此機會宣導五月七日(六)由本系所主辦的研討會──
2011應用心理學與實務研討會
—校園霸凌的心理介入與預防:心理(教)師在校園霸凌的角色與培育
一、活動主旨與目標:校園霸凌已是國內教育及輔導體系越來越重視的問題,且在未來5年準備在國中小增聘2000名輔導教師及臨床(諮商)心理師來處遇及預防此問題。本工作坊的目的是為了讓有興趣從事校園心理衛生工作的大學生、研究生、臨床心理師及諮商心理師能夠全面性的瞭解校園霸凌的政策、理論及實做,並希望東吳大學師生未來在校園霸凌的預防及處遇能有相當的貢獻。
二、活動時間:100年5月7日(週六)
三、主辦單位:東吳大學理學院心理學系
四、協辦單位:台灣心理學會、台灣臨床心理學會、東吳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五、活動地點: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 綜合大樓B1 國際會議廳 (外雙溪校區交通資訊)
六、參與對象:全國心理系教師、研究生、大學部學生、臨床心理實務工作者
七、活動議程:
時間 5月7日(週六) – 東吳大學
活動議程
8:30-9:00 報 到
9:00-9:20 開幕式
9:20-10:30 學校本位的有效校園霸凌處遇策略I
主講人:柯慧貞 (亞洲大學副校長、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教授)
主持人:楊牧貞(東吳大學心理學系系主任)
10:30-10:50 茶 敘
10:50-12:10 學校本位的有效校園霸凌處遇策略II
主講人:柯慧貞 (亞洲大學副校長、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教授)
主持人:張本聖(東吳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12:10-13:30 午 餐 時 間
13:30-15:10 心理師的霸凌輔導經驗分享
主講人: 柯書林(臨床心理師)、戴駿瑜(諮商心理師)
主持人:林淑梨 (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15:10-15:30 茶 敘
15:30-17:10 輔導教師的霸凌輔導經驗及綜合座談
主講人: 柯書林(臨床心理師)、 戴駿瑜(諮商心理師)、 王穩琇(大直國中輔導老師)
主持人:林淑梨 (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17:10 賦 歸
八、報名時間:即日起至4月25日中午(週一)止,因場地限制報名額滿截止。
九、報名方式:採網路報名,因場地限制共錄取100名,錄取名單統一於4月25日下午(週一)公布。
十、聯絡方式:
聯絡人:東吳大學心理學系 邱郁秀助教
聯絡電話:02-28819471轉6893
聯絡時間:每週一至週五,上午9:00~12:00,下午13:30~17:00
E-Mail:ccc830@scu.edu.tw
十一、活動詳細資訊請至:http://www.scu.edu.tw/psy(備註:此活動將申請臨床心理繼續教育學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