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日 星期一

慈濟-陳筱琳實習臨床心理師

慈濟人發所臨床心理學組碩三 陳筱琳


全職醫院實習心情記事

我在一個充滿孩子的早療中心實習,有時候一天的工作有時從孩子的哭聲開始,有時從孩子的笑聲結束。在這短短的半年實習,看見了許多孩子,回想起來真的許多事情一言難盡,但最值得令人回味的是小朋友的童言童語,回想起來有的不氣得牙癢癢,有的又會讓人嘴角漾開甜蜜的笑容。

在做魏氏兒童智力衡鑑時,雖然最討厭的是詞彙與常識測驗,因為計分有時很麻煩,小朋經常不是手冊中的答案,要不題目的指導語太拗口,小朋友即使知道答案,但是老師的問法,經常讓他們搔頭、呆愣。但其實我最喜歡的也是詞彙和常識測驗,小朋友語出驚人的反應,讓回想起可以大笑一整天。最經典的常識題「冰淇淋遇到熱會怎麼樣?」,小朋友歪著頭想了好久,靈光乍現的說「會燙傷」,孩子的答案讓我忍笑得好痛苦,即使好笑也沒辦法記分。有的小朋友也很無厘頭,問小朋友「一把刀子和一片玻璃都…怎麼樣時」,小朋友企圖的認真回答「都…都...」,最後回答「DO RA ME」,這答案真不知道該氣還該笑,還是頒發最佳創意獎。

在這麼多的實習內容中,我覺得做兒童衡鑑不是最難的,若遇到過動的小朋友,做測驗的老師動作就要夠快,在趁小孩還沒離開座位、鑽進桌底、爬上窗戶前,一個測驗盡快的換過一個。有時還得讓他們不感無聊,與他們聊聊昨天惡補的海綿寶寶卡通。遇到容易分心的小朋友,比較簡單,僅時時呼喚他們的名字,讓他們回神過來繼續測驗,但其實也不是挺容易的事情。還有些孩子還很愛聊天,經常一開口都停不了,跟他說:你好乖,等等做完測驗在聊天好嗎?總會搶先說:老師你先聽我講完。阻止他講完,還會生悶氣。


在這半年我覺得最難的是帶小朋友團體。在機構中若是帶領較有結構式的人際互動團體(小朋友的年齡大約五歲到六歲,約是大班快升上小一的年紀),這些小朋友有的活潑好動,有的文靜可愛,但共通點就是「天真無邪」,很好帶領團體,稍稍的一個動作或回答,總會讓他們嘖嘖稱奇半天,像是電腦螢幕待機久了螢幕亮度暗了下來變成黑螢幕,小朋友緊張的問老師螢幕怎麼了,老師回答,因為老師有魔法阿,等你們安靜下來螢幕就會亮起來了,小朋友總能立刻安靜坐好,這樣的反應總帶給老師無限的歡樂和成就感,上起課愉快勝任。但是同樣的問題輪到年紀較大的孩子問,老師給予同樣的回答,總是遭受無情的攻擊,通常的反應是:老師騙人,怎麼可能,我等一下用我的拳頭打他一下,他就會亮起來了啦!


即使大多數的時候在歡笑中度過,但是不同的小朋友有不同的困難,特別事情緒問題的小朋友,上課時經常唱反調不配合,上課的老師也經常被搞得很毛,也有不懂得看場合說話的亞斯伯格症的小朋友,經常一語深深刺傷老師的心,一句「老師你上課好無聊喔,我要趕快下課回家寫作業」,讓用心準備課程的老師差點趴倒在台前。即使如此,在被孩子弄的生氣、無力的時候,想想這些孩子都有自己沒辦法自己獨自一人解決的問題,像是還不會說話的孩子、像是活動馬達的孩子、在學校交不到朋友的孩子,經常生氣、惱怒的孩子,我想都有純真善良的一塊被自己負重的問題所淹沒,僅能抱持著「孩子,我陪你長大」的心情,來面對每一次的困難和歡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