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5日 星期日

東吳實驗室簡介:焦慮與憂鬱實驗室


一、 主持人簡介:


本研究室主持人為「張本聖副教授」,畢業於美國Emory University心理學所臨床心理學組。本聖老師自1974年大三時擔任義務張老師開始,對焦慮及憂鬱疾患就深感興趣,前後歷經專任張老師、台北榮總及台北市立療養院臨床心理師、東吳學生輔導中心輔導老師及主任等實務經驗的洗禮,使本聖老師對憂鬱及焦慮的病因、心理諮商及治療由疑惑到有所領悟,進而更想深入探討。

在2008年焦慮與憂鬱實驗室正式開張後,本聖老師希望逐漸增加研究時間,讓東吳大學焦慮與憂鬱研究室的成果能夠與台灣臨床心理領域一起成長茁壯。由此可知,本實驗室希望研究的主題為焦慮及憂鬱相關的病因、心理治療及預防。

二、 實驗室簡介:

(一)研究方向:

在過去,本實驗室以探討過憂鬱的社會因子(社會支持、依戀、親子關係等)、壓力因應及憂鬱預防,以及社會焦慮、擔心等焦慮疾患相關的病因,而目前研究方向的重點則在於行為活化策略運用在憂鬱的治療及預防,相關研究包括:

1. 憂鬱症的行為活化團體治療療效探討

2. 大學生行為活化的憂鬱預防團體效果探討

3. 國中生行為活化的憂鬱預防團體效果探討

於未來,本實驗室希望進行的研究方向如下:

1. 國中、高中及大學生憂鬱預防效果研究:將以行為活化策略為基礎,編制成適合各級學校的憂鬱預防團體帶領手冊,並進行預防效果的追蹤研究。療效的指標除了自陳式量表及行為觀察,更希望在生理指標(腦部功能的變化)上有突破性的發展。

2. 情感疾患心理治療的療效研究:包括憂鬱症及雙極症的心理治療療效的研究。心理治療的策略將以「行為活化」為基礎而發展出適合本土的心理治療策略。

3. 憂鬱症的社會及認知病因的探討:社會問題解決、社交技巧、社會支持等憂鬱的社會病因,以及反芻、樂悲觀等認知病因也是本研究室未來希望探討的主題。

4. 焦慮疾患的病因及治療研究:有關擔心的意涵、其在焦慮及憂鬱發展歷程中的定位,以及擔心相關疾患的治療及預防也是本研究室希望探討的議題。

5. 心理衡鑑工具在應用上的研究:目前正在針對魏式兒童智力測驗第四版(WISC-IV)的臨床應用進行探討,以及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相關量表的編制。以後將會陸續進行與認知功能、焦慮、憂鬱及心理疾患的病因、診斷及復健有關的心理測量工具研發。


(二)實驗室設備

本實驗室目前有的設備包括:生理回饋儀、電腦、單槍投影機及活動式桌椅等,其他實驗設備將陸續添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