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8日 星期二

臨床「心」新聞 : 睡眠專題

睡眠多項生理檢查,找出您的睡眠問題

【楊雅智 睡眠技師 / 彰化基督教醫院 - 睡眠醫學中心】
摘自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4415

您是否常常覺得睡不好,該睡的時間卻無法入眠?或者好不容易睡著後,到了半夜的時候,經常會醒過來,卻不知道為什麼?或者明明已經睡了一個晚上,白天仍然感到昏昏欲睡,精神不濟?您可知道,這時候,您的睡眠可能出現了問題,以致於怎麼睡都睡不飽,或是在該睡覺的時候,卻無法成眠。

現在有一種檢查稱作「睡眠多項生理檢查」,透過這樣的檢查,可以協助有睡眠障礙困擾的人找到了根本的原因。睡眠多項生理檢查有許多訊號,每一種訊號,都有不同的功能,例如:睡眠中的腦波 (C3-A2,C4-A1, O1-A2,O2-A1) 眼動測試、下顎肌電圖測試,可以讓我們客觀的知道夜晚深睡期、淺睡期、快速動眼期(作夢期)所占的比例,並且藉由睡眠腦波的變化得知夜晚是否睡的安穩,白天的精神是否飽滿。有些人白天常常覺得昏昏沉沉,感到睡不飽,事實上就是因為夜晚腦波不斷有干擾(覺醒)的情況發生,或睡眠分期偏離正常比例,以致於覺得睡不好。

至於腦波被干擾(覺醒)的原因,彰化基督教醫院睡眠技師 楊雅智表示可透過口鼻呼吸氣流、胸腹呼吸動作、打鼾次數、及睡眠狀態血中含氧濃度、睡覺的姿勢等等監測,用來了解是否有打鼾及睡眠呼吸中止的問題存在,這些睡眠潛藏的問題,長期下來,可能形成身體健康的殺手,造成疾病,例如:心臟病、高血壓。

另外一項是腿部肌電圖的檢測,用來了解是否有週期性肢體不自主抽動的症狀,這些潛在的症候,背後可能潛藏著某些疾病,例如:缺鐵性貧血、腎功能欠佳或老化或其它的疾病等問題,而這些問題,都容易干擾夜間的睡眠,讓許多人誤認自己是單純的失眠,而忽略掉更深層的健康問題。在睡眠檢測進行中,同時也會進行心電圖的監測。所以其實睡眠多項生理檢查,是在睡眠時,同時進行多項的身體健康檢查,它可以讓受測者更瞭解自己的睡眠健康及造成睡眠障礙的原因。

「心」新聞討論
政治大學 心理所 睡眠實驗室 博士班/臨床心理師 詹雅雯

「睡眠品質不佳、失眠、精神不濟、白天嗜睡」是醫院裡各科病人常見的抱怨。過去這些抱怨經常歸類為失眠、憂鬱等心理問題的臨床症狀,然而隨著睡眠醫學的進展,科學家們發現整夜的睡眠過程中潛藏著各種不同類型的睡眠疾患,影響我們夜間的睡眠品質和白天的生活功能。

臨床實務上,當個案前來求助於睡眠障礙門診,專業人員(睡眠心理師或是醫師)通常會先以會談方式了解其睡眠問題的特性,針對各類睡眠生理疾患的臨床表現、外貌特徵、高共病危險因子進行了解,例如中樞型/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Central Sleep Apnea/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CSA/OSA)病人往往伴隨有打鼾、白天嗜睡、睡眠中有窒息感、晨醒頭痛等症狀,以及脖子粗短、下巴短小、身材肥胖等外觀特性;而睡眠周期性肢體抽動症(Periodic Limb Movement, PLM)病人則是經常合併有高血壓、貧血等危險促發因子。然而,因為許多症狀表現,病人本身在睡眠過程中可能不易自行覺察,或者缺乏同床/房伴侶、手足的觀察報告,此時夜間多頻道睡眠檢查(Polysomngraphy, PSG)的安排即可提供給我們客觀的診斷依據。

因夜間睡眠檢查的醫療成本相對較高,因此經由會談釐清睡眠問題特性後,仍會視症狀決定是否需要立即安排此項檢查,例如失眠問題的診斷通常以病人的主觀感受與抱怨為主,因此若初步澄清屬原發性失眠或是因心理問題所引發的失眠問題,臨床上則通常會先轉介由心理師進行失眠認知行為治療法的介入,來幫助病人改善其睡眠問題。

夜間多頻道睡眠檢查可提供臨床專業人員許多重要的臨床資料,包含相關生理數值(例如呼吸障礙指數、肢體抽動指數)是否達異常標準、症狀的嚴重程度與治療的急迫性。它除了可幫我們釐清個案夜間睡眠品質不良、睡眠不具恢復性的主因,同時協助我們判定該提供哪一類型的治療方案,例如針對睡眠呼吸中止症建議以呼吸器、改變睡姿、減重、牙齒矯正器等方式來治療,避免因長期睡眠中缺氧,造成心臟血管工作量負荷過高,而罹患或是惡化高血壓、心臟病等問題;針對睡眠周期性肢體抽動症則視其引發的危險因子,決定是要給予鐵劑/葉酸的補充、控制血壓、抗帕金森藥物的治療、或是養成睡眠按摩/熱敷等促進血液循環的習慣。

身為即將成為臨床專業人員的我們,對於這些潛藏在失眠、憂鬱抱怨背後的疾病,應對其相關病理、症狀表現特性有相當程度的了解,才能提供給病人正確的醫療建議,進行治療過程中也才能對症下藥,發揮最大的治療成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