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1餐8公斤!少女:患厭食、暴食
摘自民視新聞(2009年3月29日)
新聞網址: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329/11/1gwmg.html
有一名15歲少女大胃王,30幾公斤,一餐卻吃下8公斤食物,這名少女28日晚間現身,她向記者表示,因為同時罹患厭食症與暴食症,要靠吃東西發洩,嚴重時,每個月伙食開銷高達10多萬元,為了治病目前已經休學。身材纖細的少女大胃王現身吃到飽羊肉爐店,火鍋料、肉片、青菜還是她的最愛,只見她邊吃還邊灌水,雖然吃的慢,手邊卻從未停過。這一天,少女吃的保守,用餐時間縮短為1個小時,她說先前自己為了減肥,搞壞身體,厭食、暴食症狀接連出現,不但無法上學,父親還為了女兒的吃飯錢賣掉房子。1個月最多吃掉10多萬元伙食費,自責的少女寄情漫畫抒發心情,不過醫生認為,少女的暴食症狀不會持續太久,醫生說只要透過專業治療,少女的暴食症狀治癒率極高,只是這段時間,少女的家人恐怕得多費點心思陪伴。
案例二、英前副首相患暴食症 一次吃遍中餐館所有菜
摘自中青時尚網(2008年4月21日)
新聞網址:http://www.youth.cn/zqw/fashion/pwsh/mrmp/200804/t20080421_688124.htm
普雷斯科特的回憶錄下月將在《泰晤士報》連載。他在回憶錄中承認會短時間內進食大量食物,然後嘔吐出來。他在二十日的《星期日泰晤士報》上寫道:「以前我不敢承認此事。我想是因為覺得羞恥,或者是尷尬,又或者是只是覺得一個像我這樣的人承認有暴食症是非常奇怪的事。」
「我可以灌下一整罐三花煉奶,只因為喜歡它的味道。馬莎的甜食,我的摯愛之一,我永遠吃不厭。每次去赫爾的朱先生中餐館(Mr Chu's)──全世界我最喜歡的中菜館……我可以把菜譜上的菜由頭吃到尾。」普雷斯科特說,患上暴食症的原因之一是工作過重帶來的壓力,這種壓力遠自1980年代還是工黨影子內閣成員時就開始。 「我小時時的唯一活動就是吃東西。工作,然後急速地吃點東西。吃東西變成我最大的樂趣。因此把周圍可見的食物塞滿嘴巴變成了習慣,漢堡包、朱古力、薯片、炸魚薯條等等大堆的食物,直至要嘔吐為止──但起碼享受到滿嘴食物的樂趣,感到非常滿足。然後,把食物嘔出來又有一種奇特的樂趣和輕鬆感。」 十七年前,他的太太波琳說服他去向下議院的醫生求助,他們把他轉介給一位顧問醫生。
雖然接受了治療,但效果不大,到九七年他當上副首相時,依然是個暴食症患者。 六十九歲的普雷斯科特去年六月從副首相的職位退下來,下次選舉後就會辭去議員職位。他說:「一年多以前,我已經不再是暴食症患者。現在我每天做四十五分鐘的鍛煉,我的體重雖然仍然超過十五石(一英石等於十四磅)──因為我仍然愛吃──但我盡量在正餐之間不吃零食,而且盡量做到定時飲食。」
「心」新聞討論
中山醫學大學 醫學研究所所長暨精神科醫師 賴德仁教授
臨床上,在「厭食症-暴食/清除型」與「暴食症」,最主要的區別不是月經的有無或體重的輕重,而是患者身體意象(body image)的扭曲。在厭食症裡,最主要的特徵是身體形象的扭曲,無論患者本身多瘦,都依舊會對自己的身材感到不滿意(覺得還是很胖),這點在暴食症患者身上不會出現。至於無月經症狀,有可能是體重過輕的生理結果,因為厭食症患者體重比原本應維持的體重低15%,身上缺乏脂肪,女性荷爾蒙之製造因而減少,所以才會有無月經的狀況;若患者為男性或小孩則不需考慮此項準則。
厭食症與情感性疾患的共病性高,在進行診斷時需特別注意。尤其應釐清患者究竟是因為憂鬱症影響食慾,造成出現厭食的症狀,還是因為先有厭食症才出現憂鬱的症狀。在藥物治療方面,以抗憂鬱劑為主,對於因厭食症伴隨之憂鬱症狀,抗憂鬱劑對情緒之改善也有療效。其餘之治療包括:認知行為治療及家族治療等。暴食症患者則常有強迫症狀(obsessive-compulsive),出現強迫進食跟清除的行為,但這只是一種與強迫症類似的模式,並不是強迫症的一種。而單純之厭食或暴食屬於飲食疾患,如合併其他精神疾病則可再加上新的診斷(共病);很多的厭食症或暴食症患者常會有陣發性之厭食或暴食症狀,診斷標準則如同上述。
「心」新聞小補充
早在1870年代厭食症就已被醫學界所知,許多觀點都認為厭食症狀的功能可能因為文化和環境背景而有所改變,但「害怕體重增加」從19世紀早期就被認為是與厭食症有關的潛在動機因素。暴食症的首次正式描述則出現在1979年。
在厭食症的認知行為理論中主要強調下列各項間的相關:1)崇尚「瘦」的環境壓力、2)節食的社會模範(social modeling)、3)與身體有關訊息的認知扭曲、4)增強原則。當今社會中,所謂的「美」,不管是大眾媒體所呈現出來的,或是反映在品味上,都穩定朝向愈來愈瘦的方向發展,甚至強調瘦的體態有助於得到社會接受、金錢、快樂等獎賞。從成長發展的觀點而言,個人對美的追尋,原本無可厚非,但若出現危害身心健康的行為,如憂鬱、焦慮、異常飲食行為,就應該要特別注意。從認知行為的觀點來看,若能在個體身體意象發展的關鍵時期(如青少年階段),幫助個體接納自己的身體外表和容貌特徵,也進一步該釐清,美的標準由誰決定?是否能夠發掘、接納自我之美,而不需要改變自己的特色,迎合不切實際的「美」的標準?也許減少厭食症或暴食症這類飲食疾患發生的機會。另外,飲食疾患容易與情感性疾患、焦慮性疾患中的廣泛性焦慮症、強迫症共病,也容易有酒精濫用或依賴現象。
衡鑑方面則需與患者建立投契關係,飲食疾患病人希望維持瘦弱、目前體重或吃食模式,故可能較不願意提供正確資訊或配合治療,若能夠同理個案對於投入治療與否的矛盾心理,會有助於衡鑑進行;資料收集包括:詳細的體重史(最高和最低體重、體重和人際壓力的關係、體重的波動、兒童期的體重及是否被取笑、個案的理想體重)、目前的身體意像扭曲、失功能的吃食行為、共病性心理病理症狀,可以使用多重資料收集方法像是~結構性晤談、自我報告、飲食測量、自我監控、身體意像、行為觀察、親屬晤談。
在現今的社會大眾,大多數人似乎都還不是很瞭解精神疾病的意義;憂鬱症稱號的氾濫,許多精神疾病的污名化問題…這樣的不清楚、不瞭解,往往容易讓患者不願意就診,使的病情越來越嚴重、甚至造成生命的威脅。在致力於研究疾病的同時,是不是也應著手於衛生教育的推廣,讓民眾可以活的更有健康概念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